目的:觀察醫用臭氧關節腔內注射聯合氨基葡萄糖等藥物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方法:選擇本科收治的71例患者,分成兩組,治療組在服用氨基葡萄糖及抗骨質增生中成藥的基礎上進行關節腔內注射含30ml/L的醫用臭氧30mL,每周一次,連續注射5次后與同期單獨口服上述藥物的對照組進行療效評定。結果:注射醫用臭氧組在痊愈率及總有效率中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醫用臭氧聯合氨基葡萄糖等藥物在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具有明顯減輕疼痛,改善關節功能,緩解臨床癥狀,并且無毒副作用,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臭氧;氨基葡萄糖;膝關節;注射;骨性關節炎;療效
骨性關節炎(OA)是以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破壞及繼發骨性增生為特點的慢性疾病。臨床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常見。易發生于中老年人,隨著社會的老齡化,發病人數逐漸上升。黃氏等認為發病率高達80%,患者發病后長期國外有報道應用臭氧治療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肩關節周圍炎及各種關節痛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本研究從2011—2012年12月間應用醫用臭氧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關節OA患者31例,隨訪了解患者膝關節功能改善狀況,現將臨床觀察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科收治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71例,男性27例,女性44例,年齡45~83歲,平均68.8歲,病程1~6月不等,単膝關節59例,雙膝關節12例,共患膝關節83例。
1.2 診斷標準 參考2007年中華骨科學會制定的《骨關節炎診治指南》中膝關節OA的診斷標準:①近一個月經常反復膝關節疼痛;②×線(站立或負重位)顯示,顯示關節腔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關節緣骨贅形成;③關節液檢查***少2次清亮,粘稠。白細胞<2000/ml;④中老年人,年齡≥40歲;⑤晨僵≤30min;⑥活動時有摩擦音。綜合臨床,實驗室及×線檢查符合①、②或①、③、⑤、⑥或①、④、⑤、⑥即可診斷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1.3治療方法 隨機分兩組,注射醫用臭氧組31例,35膝;對照組10例,48膝。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無明顯差別。治療組在口服氨基葡萄糖及抗骨質增生中成藥物的基礎上,同時關節腔內注射臭氧濃度為30mg/ml量30ml,注射時操作方法患者取仰臥屈膝,膝下墊枕使關節屈曲位。穿刺點;①外入路(外膝眼),髕骨外下緣,髕韌帶外側一凹陷處;②內入路(內膝眼),髕骨內下緣,脛骨內上緣,膝下韌帶內側一凹陷處。操作部位嚴格常規消毒。鋪治療巾,帶無菌手套。為減少穿刺疼痛,用7號針頭,5ml注射器抽入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將針頭直刺有脫空敢時即進入關節腔,回抽無血注入少量局麻藥,再次回抽無血后,注入濃度為30mg/ml的醫用臭氧30ml,完畢后取無菌敷料蓋好針眼,每周一次,5次為一個療程,對照組只需口服上述口服藥物,不注射醫用臭氧。
1.4參考馬靜總結標準擬定:①痊愈;膝關節疼痛和腫脹完全消失,關節活動恢復正常,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日常生活;②顯效;膝關節疼痛和腫脹基本消失,關節活動基本正常,基本恢復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③有效;膝關節疼痛和腫脹明顯減輕,關節活動功能均有所好轉;④無效;膝關節臨床表現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
1.5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不良反應:治療組在注射臭氧時部分病人訴說膝關節酸脹。微痛等不適感覺,均于注射后數分鐘內自行消失,無發生關節腔內感染及其他不適反應。
3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均有緩解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的作用,而醫用臭氧聯合氨基葡萄糖等藥物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明顯高于未用醫用臭氧組,且未發現任何毒副作用。醫用臭氧聯合氨基葡萄糖等藥物的應用,加快緩解膝關節OA的疼痛,消除腫脹,恢復關節功能并能提高療效,是一種安全的、有效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方法。
關鍵詞:臭氧治療儀